首页

优美之家地址sm

时间:2025-05-25 05:28:21 作者:北京宁夏文旅联盟正式成立 浏览量:36491

  “扩大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融资和投资。有必要迅速、大幅增加气候资金,使其跃升至万亿美元量级。”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里约热内卢峰会宣言中,明确提到钱的次数很少,这是最大的一笔。

  2024年几乎肯定会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气候变化议题成为G20峰会讨论的一大焦点。

  “在里约热内卢开会的领导人们,必须同意向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危机所需的资金,否则将面临浩劫。”《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日前表示。

  与峰会几乎同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正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COP29被称为“气候融资大会”,核心议题是破解资金难题。

  发达国家于2009年承诺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但长期口惠而实不至。

  这一承诺即将于2025年到期,也就意味着,今年正是讨论把目标金额再度调高的时候。

  联合国召集的专家小组估计,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每年将需要2.4万亿美元以满足气候和发展需求。

  从“千亿美元”大幅跨越到“万亿美元”,难度可想而知。不仅如此,新一届美国政府还可能会再次退出《巴黎协定》。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对三里河表示,若美国政策急转弯,合作将受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努力面临更大不确定性。

  在某些国家“开倒车”的同时,中国近年来逐渐成为全球气候变化领域领导者。

  据《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美国前气候变化特使乔纳森·潘兴表示,现在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中国。在美国缺席的情况下,中国定会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挺身而出。

  作为“全球南方”的一员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坚定支持者、积极践行者。

  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资金和技术是关键支撑。

  2016年以来,中国提供并动员的项目资金超过1770亿元人民币,有力支持了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同一片蓝天下,应对气候变化还需更多国际交流合作。

  截至2024年10月,中国已与42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3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开展了近百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项目。

  中国还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一大批惠民生的项目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落地,为当地提供了清洁、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方案。

  “中国大力推动自身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同时给予广大发展中国家帮助和支持。”万喆认为,中国在电动汽车、储能等领域全球领先,技术优势可大幅降低成本,惠及越来越多的国家。

  共同的挑战,相同的愿景。各国如何携手走出一条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绿色之路,已刻不容缓。推动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为构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三里河”工作室)

【编辑:胡寒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走进县城看发展 台胞“登陆”感受大陆县域经济活力

如今,陈楸帆觉得到了另一个新的阶段。“我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使用AI,因为它会涉及到很多问题,其一是法律方面,另一方面它倒逼我们去思考怎样提升人机协作的创造力。当它变成一个工具之后,可能慢慢地会像我们日常使用的word软件、微软电脑系统和键盘等,不再是一种需要特地强调的存在。”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

科技创新推动生产要素创新配置。当前,通用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能源等颠覆性技术创新不断取得突破。这些关键共性技术与劳动者结合,能够在提高劳动效率的同时提升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形成更加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劳动大军;与自然资源结合,能够拓展资源利用的范围和边界,并通过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循环;与资本结合,能够提升资金投放的精准性和普惠性,促进风险控制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翻翻“减税账本”:税费负担减少了 社会发展活力更足了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席晶、肖志刚、盛超、程谟、张燕、林伟大、卜卫军)不久前,英国著名国际法学者安东尼·卡蒂推出其新书《南海的历史与主权》。作者历经10余年,查阅大量法国、英国和美国自19世纪末以来对南海诸岛所有权问题的国家档案,以历史与法理为依据,厘清了南海诸岛的主权归属,同时也为有关南海诸岛主权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历史资料和国际法证据,受到欧洲多国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士的关注。

享界S9完成申报 华为与北汽新能源合作首款车型亮相

多伦多4月11日电 (记者 余瑞冬)加拿大总理特鲁多11日在渥太华与正在访加的法国总理阿塔尔会晤。双方发表联合声明确认,法国总统马克龙今年稍晚时将访问加拿大,并出席在加召开的首次法加部长会议。

两名选手在爱尔兰铁人三项赛中死亡

今年暑运期间,合肥机场单日旅客吞吐量突破4万人次共46天,较去年同期增加21天。从客流情况来看,旅客出行主要以商务流、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为主,热门目的地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内蒙古以及沿海城市的一些旅游航线。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